首页
笔下文件
找书  排行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卷 凤转乾坤 第四卷 风舞九天 第九十一章 宫变之后

    第四卷风舞九天第九十一章宫变之后

    “三十一年春,帝崩,传位于二子峮。”

    轻描淡写一句话,将这场父子、兄弟相残的人间惨剧一笔带过,史书也不过就是成王败寇的产物。

    事实是,二皇子李峮发动宫廷政变,囚禁了太子李荃,谋刺了昭阳帝,然后自立为皇。

    政变发生后,李峮随便抓了数十个死囚,权当作犯上作乱的逆党杀了,便昭示天下叛乱已平息,但皇帝为乱军所害,临终前指名传位李峮。这个说法本身疑点颇多,并不能服众。但李峮手握京畿重兵,谁又敢说个“不”字?

    李峮并没有杀李荃,因为一旦杀了他,便立即会引起文官集团的激烈反弹,不利于朝局的稳定。李峮虽然是武将,但对于治国之道也不是完全没有概念的。

    但无可否认,李峮上台之后,武人们的腰杆登时挺直了许多,以前被文人雅士所瞧不起的、只会舞刀弄枪的“粗人”如今可是风光无限,因为有未来的皇帝撑腰了嘛!而文官系统也并没有在表面上显现出太大的抵触情绪,李荃还在李峮手上,他们在救出李荃之前,投鼠忌器。

    李峮一登台,立刻下令全国进入戒备状态,各地兵勇齐出,严加管制,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文人只能束手待毙。而在他的强力高压下,并没有因为皇帝骤逝、太子“失踪”等种种不利因素而出现混乱,李峮的治国能力。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以上种种其实都在人们地意料之中,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众人、包括李峮自己的党羽惊诧莫名。

    他竟执意要立“先帝”的“遗孀”、贵妃唐水笙为皇后!

    满朝哗然。

    如果说他想要纳花昭仪月颜入后宫,倒还不至于令人惊讶。毕竟他和花月颜的奸情也算是促成这次宫廷政变的直接导火索之一,但为何又扯上贵妃水笙?扯上还不打紧,居然到了要立为皇后的地步。皇后是谁?母仪天下,与皇帝平起平坐地人物,清白女儿家想要做上这个位置都不容易了。何况是名义上的后母?

    “陛下,万万不可啊!”方凡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。“陛下如果执意要立贵妃为皇后,那要置子矜妃于何处?天下将怎么看待陛下?陛下立足未稳,如果此刻再自毁墙角,后果不堪设想哪!”

    没想到李峮皇位都还没坐稳,便想做此悖逆天下之事,好不容易他们才能有今天地地位,他怎能眼睁睁看着李峮自掘坟墓?!

    子矜妃便是指的李峮的正妃赵子矜。本来,依照排位,李峮即位后便应将她立为皇后,如果水笙做了皇后,她又该怎么办呢?

    李峮却眼皮都不眨一下,想也不想说道:“子矜就让她做贵妃吧。至于天下人的评说……朕已经做了那么多了,再多几件也没什么大不了了。”

    他说的是自己夺宫弑父篡位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方凡顿时感觉秀才遇到兵,有点无处着手的感觉。还想再劝。却听到李峮一声冷哼。

    “皇室地事情,什么时候轮到外人来指手划脚?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方凡只好闭上了嘴巴。

    作为当事人的水笙虽亦觉意外——按她本来的打算,李峮即使丢不下她,最多也只会将她纳入后宫而已,却万没想到他居然要将她立为皇后——但心下却又并不是感到很难以理解。那日。夺宫之时,她便觉察出他似乎有些不对劲。

    他的眼神,仿佛她才是这一事件的源头根本似的,恨极、偏又爱煞,生与死,无从选择。在她看来,立后,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新帝、一个王朝的事情,对李峮来说,已经杀害了自己父亲的他。似乎是要通过这种形式。说明些什么,证明些什么。又或者……是对自己地一种惩罚,一种无言的宣誓!

    染血后的宫廷,虽然血迹已经擦洗干净,空气中却仍然似乎飘荡着淡淡的血腥味。尸体早已掩埋,破败的草木也重新植过,窗明几净,看似与以前并无二致。但宫人早已不是原来的宫人,“先帝”地嫔妃各自瑟缩在自己的宫中,那夜的血腥吓坏了她们,尚不清楚对于她们,这位“暴虐恐怖”的新帝会作何处置。

    忠于“先帝”的宫人们大多已被诛杀,剩下来的无不心惊胆颤,惶惶不可终日。宫廷整日沉浸在低迷紧张的气氛中。虽有那些新进来的宫人们、新帝的嫔妃们脸上带着十分的喜气,却也无法将这份喜悦蔓延到所有人地心中。

    水笙坐在窗前,手中一杯清茶,望着窗外地花红柳绿,神思渺渺。

    暖暖春风拂过,轻纱曼卷,百花争艳,桃李丛中笑。然而这股春暖却没有传递到水笙脸上,她看似眼望前方,眼光却不知飘向了何处。

    “皇上驾到——”

    响亮的声音,宣示着天下最尊贵地人到来,她却仍旧坐着,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李峮大踏步走进来。

    跟他的父亲不同,他继位之后便勤于国事,尤其在李荃被囚,朝廷多数官员消极怠工的情况下,如果不日夜盯着,怕是要乱套了!

    看见水笙不理他,倒也不见怪,自顾自在宫女的侍奉下除下外衣,坐到一旁,自有人奉上热茶点心,他瞄了一眼,眼中沉凝无波。